所以GDP增速6%,再加上CPI 3%,相对8%左右的M2增速反映的是流动性的被动缩紧,对应的是生产领域发生的通缩。从增速来说,央行的态度是保持货币政策中性。增速太快,就会有通胀预期,产生恐慌。太低,流动性会出现问题。
大家关心的总量问题,我们国家M2和GDP的比值大概是二,而美国大概是0.8。这个是没有问题的,因为我们国家是以银行的间接融资为主,而美国以股市的直接融资为主,用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比,是要多一个货币乘数的,所以才导致我国M2的总量很高。
但是未来中国央行是希望变间接为直接,这也是国内在推注册制的股市的改造,包括科创板的原因。如果股市发展的好,M2增速就会下降。所以总结下来就是M2总量增加,跟货币政策宽松降准来增加流动性相关的,同时也提高了货币乘数,和大家以为的货币财务发逻辑不一样。
观众2:请问老师,数字经济中的资产与传统资产最大的不同有哪些?
刘毅:数字经济中的资产,我们就先理解成是数字资产,或者我认为就是指通证化的资产,那么它跟传统资产有什么不一样?
首先我认为通证化是证券化的延伸,那么证券化是为了提高资产的流动性,也就是说你的资产有价值,但是你能不能卖出价来,取决于你的资产有没有流动性。那么证券化再进一步的通证化之后。资产的流动性能够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因为它是通过互联网在开放网络上传播的,能够实时的交易,实时的鉴别,没有清算,结算等限制。
交易成本大幅的降低,流动性推高之后,资产的价格才能够上去,这也是为什么资产持有者和通证发行方有动力做这些。这些最初发源于比特币,是基于区块链技术来实现的。
观众3:针对这次疫情的特性,无症状感染者,如何可以通过数字化手段进行有效排查发现和及时防控呢?
梁伟:这里面可能主要是数据的共享和数据的治理问题。通过区块链的方式实现数据共享可以在既保护隐私的情况下,又提供一些更细颗粒度的、更多维度的一种管理手段。比如可以共享运营商的基站数据,公交系统的购票数据等等,去做一些疑似病例或者关联的分析。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再做数据的治理,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方式,去做病毒传播路径的预判,或者是传播能力的预测等等。
观众4:请问嘉宾,这次央行正式发布的金融分布式账本技术规范,对整个区块链和数字经济行业在Defi这块有哪些促进作用?
李慧:我先聊一点我的看法。这份标准强调了共识协议的节点接入标准、身份管理的KYC要求和监管节点的要求等等非常重要的内容。目的很明确,金融类的链,政府机构是一定需要介入管理的。整体来说国家已经开始推动行业标准的底层基础建设,对区块链行业的发展是有良好推动作用的。
刘志毅:实际上我们看到的这个规范材料是配合金融科技发展规划和中国金融信息技术的十三五发展规划来推动的。
这方面我有三个视角跟大家来分享。第一个是它的基本作用,整个17个章节的内容,实际上核心就是来规范分布式账本技术的安全体系。如在金融领域如何使用,或者说分布式账簿系统如何适用金融领域,从而提出一些标准性的东西,这是基本内容。
第二,它是通过共识协议的方式来满足可监管性的要求,所以在这个角度上来说,就是技术和监管之间的关系。
第三,因为这个规范最主要的还是为监管机构提供交易干预的技术手段和访问底层数据的一种技术标准的知识。所以跟大家了解的所谓去中心化的借贷关系并不大。因为越往这个方向走,中心化借贷被监管的可能性就越大。我相信,国内的金融创新本身还是很谨慎的,去中心化的机制并不符合目前央行对包括区块链在内的所有金融化技术的基本态度。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互链脉搏。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此文由 中国比特币交易钱包 编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首页 > 比特币新闻 » 互链圆桌 | 疫情暴露的问题 都会成为新的商业机会